伪静态随机存储器(Pseudo SRAM),它具有SRAM的接口协议:给出地址、读写指令,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取;相比DRAM的实现,它不需要复杂的memory controller来控制内存单元去定期刷新数据,但是它的内核架构却是DRAM架构。
SRAM采用6T架构,而DRAM采用1T1C架构,因此,同样dies size,PSRAM的容量可以做得更大,相对价格更低。PSRAM既具有SRAM电路接口简洁的优点,又具备DRAM容量大的特点。
PSARM接口
关于PSRAM接口的问题就让人云里雾里了,各家公司给的名称都不太一样。其实PRSAM刚开始是作为替换SRAM容量小,SDRAM功耗高而出现的技术。第一代作为替换品,那么它就兼容早期的SRAM,最早的PSRAM是和SRAM一样的并行接口。
2000年左右,各厂家一起搞了个Cellular组织,定义了并行接口的PSRAM。后来发现并口PSRAM太占PCB面积,就增加了协议,允许数据线和地址线复用(ADMUX),地址线当然比数据线多,数据线只好占用地址线的低16位。
再后来大家发现并口还是引脚多了,2010左右美光牵头搞了个Xccela联盟,在标准SPI上发展出x8 Octal OPI ,允许一个时钟传输8bit数据。后来又发展了16位的x16 HPI接口。 Xccela兴起,Cellular烟消云散。JEDEC吸收了Xccela部分标准作为扩展xSPI协议。
2015年左右,Cypress最早搞出了HyperBus,其特点是8位总线只需要12个引脚;16位总线只有20个引脚。而且其时钟是差分信号,能够有DDR(双倍数据速率)功能。 随着更多存储器厂家和MCU厂家加入,HyperBus逐渐兴起。自然随着美光退出FSRAM市场,Xccela联盟也凉了。
总体而言,PSRAM数据传输越来愈快,容量越来越大,功耗越来越低。